来源:惠丰海外 2019-05-29 16:14:23 131阅读
去年以来,中国经济合作呈现井喷态势。
2018年,中国对马来西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,比去年增长了237%。
若包括中国内地企业来马投资和在马并购投资,则中资在马投资总额将近200亿马币。
如何快速膨胀的增幅
令中马关系迅速升温引来各种猜测
不久前,广东省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签订了省州友好合作协议,并在马六甲投资100亿马币。
继2017年12月开通广州—东马沙巴直航之后,2018年5月30日,广州—新山的直航也密集开通,并以188元的超低价格,将马来西亚纳入广东4小时生活圈!
由此可见
不管是中国房企扎堆新山
还是中铁落地吉隆坡
或是深圳与马来西亚的密切合作
都是在国家大战略的背景下展开
这是继人民币进入SDR之后,中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的战略部署之一。
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大贸易伙伴,双边贸易额在2017年即已超过1000亿美元。
中国连续7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,马来西亚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大贸易伙伴。
作为东盟首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,中马关系相对于东南亚国家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其他国家更加稳固和谐,根基扎实。
申马来西亚自身自然条件优厚
人口不多,经济发展潜力巨大
根据世界经济论坛
《2017—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》
▼
显示
马来西亚在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4,位列东盟国家第2位,亚太地区第7位。
在地缘方面
马来西亚位于东盟的战略核心位置。这也就不难理解,中国为何率先选择马来西亚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大战略的一个落地国家。
近年来
在制造业领域
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涨势明显
根据马来西亚驻华使馆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:
2009年,中国对马来西亚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为1.6亿元人民币。至2017年,这个数字增长到47.5亿元,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。
由于旨在配合中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大战略,中马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以全方面对接、组合拳的形式推出。从各大企业到各地方政府,积极推动他们向马来西亚部署投资。
扩大装备制造业、通信、生物制药、汽车、绿色科技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;扩大相互投资,带动产能合作。
依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,支持双方在铁路、公路、港口、航空等基础设施和海洋经济等方面开展合作,形成陆海空联动走廊。
拓展双边金融合作
建设好人民币清算银行
共同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
从基础建设到高科技产业
从金融发展到货币兑换
将两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合
尤其是在建筑业,房地产,高铁等方面的合作,对于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有直接效果。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,潜能也非常大。
此外马来西亚巴生港
自由贸易区也引来很多客商关注
这个贸易区将打造成东盟的清真产品交易中心,亚洲清真产品转运中心,被定位为“中国出口商品走向东南亚的大中转站”。
随着产业转移,对于马来西亚来说,人口的迁移将会是下一波发展的重要红利。
大吉隆坡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,住在大吉隆坡地区人口从现有的600万人,增至1000万人。政府还推出特别奖励,邀请世界上的100个企业在马来西亚设立据点,吸引国外大量人才。
同时隆新高铁通车后,从吉隆坡到新加坡只需1.5小时,届时将吸引大量新加坡居民到物价水平低的大马居住。
人口迁移的红利
也是近年来国内地产商大跨步
布局马来西亚房地产业的重要原因
相当于
欧美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产已经大幅增长的区域来说,马来西亚的房地产价值仍处于低估阶段,海外置业刚好处于抄底的市场阶段。
相当于
中马企业的密切合作,迁移还未形成气候,但趋势已经初见雏形!